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活动 > 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

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

2018年11月16日 14:44:26 访问量:4458
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
    乐于助人是一种朴实的中国传统美德。它作为一种社会公德,一种良好的品质表现,成为人们推崇的行为规范。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,此时,我们往往会有一种无助、失落的心情,这时的一声安慰、一双热情的手,或者微不足道的同情话都会令人感动。这不仅仅是帮助了别人一次忙,更是温暖了一颗心,复苏了一份希望。 所以,我们应该从小具有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。 
  
可生活中有些人, 却在碰到麻烦事时公然悄悄走开。为什么呢? 可能是那些人认为这是最好的一种处世哲理。但若你遇到麻烦事, 别人悄悄地走开, 你又有何感想呢? 你肯定说现在人人都自私, 不易团结。若此下去 ,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就消失了吗? 可见, 培养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是很重要的。
   
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,将不再会看到别人得不到帮助时焦急的脸庞,雷锋就是乐于助人的楷模。小学时的雷锋,乐于帮助人,在学校是人所共知的。有一天下大雨,河水淹没了小桥,一群一二年级的小同学,上学去不敢过桥,雷锋就一个个地把他们背过桥去。同班有个同学患了重病不能上学,他就组织队员前去慰问,还经常到她家里给她补课。同学小朱上课不专心,作业做得马虎,字写得歪歪扭扭。雷锋为了帮助他,放学后,情愿自己多绕点路,也陪着他一同回家,给他讲要努力学习的道理,教给他写字方法。雷锋就是这样永不停息地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,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。如果每一个人都像雷锋叔叔那样乐于助人的话,就如一根金线将所有人的每一颗心连起来,这便是世上最美、最珍贵的一条项链了。
   
乐于助人也是生命价值的体现。巴金说过一句话: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,在于给予,而不是在于接受,也不是在于争取。乐于助人,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,通常心地善良、与人为善、经常帮助别人的人,自己心中也总存欣慰、愉悦的感觉。乐于助人的孩子时刻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,从而形成热情豁达、活泼开朗的性格品质。时代要求祖国的花朵不仅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,更要有良好的品德素养。所以,从小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也是必要的。这样,才可以挑大梁,负重任。
   
乐于助人更是和谐社会的一首诗。《雷锋之歌》的节奏敲击着我们成长的步伐。我们形成了一种理性的信念:助人为乐是人类文明绽放出的灿烂花朵,助人为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。教师应该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,我们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,才会迈得更稳、走得更快。我们应该把乐于助人四个大字庄严地写进自己人生的答卷。
培养学生从小乐于帮助他人的美德,对他们今后具有高尚的情操、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。那么,怎样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呢?
   1
、 从生活的点滴做起。
  
随时随地去关心身边的人,随时随刻去关心自己的家人。即使一次真诚问候,一次打扫卫生,一次雪中送炭,一次指点迷津,也都是实实在在的乐于助人的精神!
   2
、阅读一些鼓励助人为乐的书籍
  
现在越来越多的儿童读物关注培养孩子慷慨大方、乐于助人的行为。教师可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故事类书籍,让他们随时阅读,并从故事中懂得助人为乐,做个爱学习、爱同学的好学生,进一步懂得做人的道理。
   3
.给学生布置任务
  
让学生在校园里或是邻里之间做点有益的事情,比如关心同学,孝敬父母,教更小的弟弟妹妹们做游戏,或者向不幸的孩子献爱心,这些都可以培养大多数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。
    4
.创造和谐的班级氛围
  
有些教师非常注重创造和谐班级的氛围,经常鼓励学生的爱心行为,他们的学生就乐于助人,更富有同情心,更能为别人着想。同学之间互相感染,互相熏陶,感受着班级里相互尊重、相互关心、相互体贴的种种温情,从而培养了他们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。
   5
.表扬学生乐于助人的行为
  
在学生完成志愿服务工作之后,或是帮助别人之后,教师要主动和学生谈论他们的感受,了解他们从中学到了些什么,并对他们的出色表现在班上公开表扬,起到榜样作用。
   总之,乐于助人的品德要从小抓起,学生都是可塑的,因为他们的世界观和年龄正一道成长和成熟。因此,我们应通过系统的经常性的道德教育,帮助孩子从小形成善良品德,养成扶危济困、乐于助人的行为习惯。这样,我们快乐,社会也会和谐地发展。

 

编辑:杨玉涛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天津市咸水沽第五小学 特此声明。
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
联系地址: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雅润路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