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主任和小学生,当我和孩子们分别以全新的身份见面的时候,我们彼此之间都怀着一颗忐忑的心,因为我们都要面对新的环境。作为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,我面临者将“知”转为“行”的挑战,当我面对着39个天真活泼的孩子的时候,我感觉到了这份工作的所要肩负的责任是多么重大。“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。”是我最大的心愿,也是一直支撑着我不断努力的信念。
一、严在当严处,爱在细微中
初当班主任的我,严父,是我展现给学生的第一个形象:—话虽不多,但说到做到。为了震慑住这些在家天不怕地不怕的“王子和公主”,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,我就尽力克制住了自己的笑脸,我要用自己的严肃给他们形成一种纪律意识。这样的行为确实给班级纪律的管理上带来了良多益处,我班的孩子很快进入了小学生的角色,知道了学生的职责与义务,并努力地遵守学校、班级的制度。
虽然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,但他们的成长都是需要鼓励的。当他们要求我关注的时候,我们要满足他们。在和孩子们渐渐熟悉后,除了严格的要求外,我也试着像母亲一样给予他们关怀和鼓励。课堂上学生发表了独特的见解时“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!”激发他们思考的成就感,当他们积极打扫卫生时时一句“你真是个劳动小能手!”让他们感觉到劳动的愉快,当学生因为小事来告状时一句“咱能大气点,让着他吗?”告诉学生要宽容,学生头发凌乱时给她们重新扎好头发,叫他们系鞋带、叠衣服。这个这些像家人一样熟悉的话语,这些细微的小事情,让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到亲切,让他们知道我是爱他们的,让他们觉得学校的生活是美好的。
遇到原则问题“严父”出面,遇到生活小事“慈母”解决,严慈相济让孩子们对于我既有敬畏又有依赖。但是无论是严父还是慈母,这两个形象都包含着对于孩子们的爱以及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决心。
二、抓好重点,培养习惯
在教学中,“抓住重点,各个击破”是个解决重难点的好方法,而对班级的管理我也运用了这一方法。对于一年级出入校园的他们,一切都是新的起点,我从学习和生活这两大方面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,如养成预习复习、独立完成作业、规范读写姿势的学习习惯和早睡早起、自己整理书包衣物、不浪费粮食的生活习惯。学习和生活相互影响,让学生在良好的习惯的培养中不断浸润心灵,健康成长。
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,所以作为老师我下定了决心,并借助了家长们强大的力量,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同时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,对于一年级的学生,兴趣是关键,所以我采取了小儿歌、对口令的形式时时提醒他们应该如何去做。然而自律性不强、坚持的时间也较短,所以对于布置的任务我会进行及时的检查,还给每位学生定制了专属于他们自己的“小红花”,表现好的同学会的得到相应的奖励。不仅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奖励,我还给他们购买了物质上的奖励。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设定了不同时间段的目标,每一学期、每一月甚至是每一周、每一天的目标,让孩子们在的成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空间。每天进步一小步,量变逐步变成质变。同学之间你争我赶,相互竞争、相互帮助,促进了整个班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。
三、共同成长,因材施教
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仅是面对整个集体,它更是对于每一个学生的教育。假如我的班级是一副拼图,那每一位学生都是这幅拼图中重要的一片,他们每一个都与众不同。面向全体,在开学之初给他们定下了全班共同遵守的班规,训练学生形成集体意识,明白班级是大家的,它的建立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。在班级及纪律出现问题的时候,我首先是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,让他们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应做的事情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风班纪,让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但是我要承认学生是有差别的,他们程度不一,所以并不能用一把标尺去衡量他们。对于程度较低的学生,我更多地是去宽容和理解他们。我会根据他们自身的情况去评价他们每阶段的表现,对于程度较低的学生他们的进步,我绝不吝啬自己赞美的语言,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,我都要给予他们鼓励。要让他们有充分的信心,愿意做更好的自己。
四、设定目标,齐心协力
班主任的工作量是巨大的,除了每天的教学任务外还要管理整个班级,所以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,这时候家长和小干部的力量就显得十分重。在开学初我就利用微信软件建立了与家长沟通的微信群,及时做到与家长的有效沟通,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后,这使班级管理的工作更加顺利。此外,经过大半年的培养班干部也具有了一定的管理能力,在同学们心中他们是榜样,是大家学习的对象。在老师不在的时候他们就是班级的管理者,能够带领着全班同学按照班规去做。在他们的带动下,班级的学习兴趣浓郁,学生们积极向上。经过教师、家长、学生的齐心协力,全面配合,我班学生的身心状态都非常积极健康,我们拥有良好的班风班貌,同学之间友好相处,学生全面发展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